为高炉生产铺就“信息高速路”
为高炉生产铺就“信息高速路”
从今年7月起,柳钢炼铁厂自动喷煤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一键自动喷煤———喷煤过程的喷煤量自动调节、自动倒罐、自动装煤、自动平衡泄压,喷煤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得到保证。
“这仅仅是炼铁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炼铁厂自动化室主任张海峰告诉前来采访的《中国冶金报》记者,该厂通过系统的规划开发,建成了一批信息系统,为推进“高效炼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打破“信息孤岛”
近年来,随着高炉技术装备相继升级换代,柳钢炼铁厂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这对该厂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把相对抽象的信息化转变为指导生产的信息平台,成为每一个炼铁人共同的目标。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有序开展,依赖于管理体制的调整。2010年,柳钢炼铁厂对管理科室进行调整,成立了自动化室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拉开了该厂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同年,在柳钢信息主管部门的协助下,该厂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始设计开发高炉信息系统。
2010年9月,该厂高炉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了“信息孤岛”现象,各座高炉的工艺技术参数、生产过程控制数据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实现了信息化集成共享。
随后,炼铁厂以高炉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了高炉生产信息无纸化系统,由计算机自动采集生成日报表、月报表,改变了过去使用手工报表对高炉生产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的方式,实现了高炉无纸化信息管理。
“由于高炉生产涉及的指标和数据很多,在建成高炉信息无纸化系统以前,每次手工汇总统计生产数据都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回想起过去工作情形,该厂6号高炉值班工长黄树生感触颇深。
“如今,只须在办公室轻轻点击鼠标,全厂各高炉、车间的主参数报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便一目了然,通过到生产技术科查找、翻阅纸质报表以获得生产信息数据的经历已成为历史。”张海峰说。
记者在张海峰打开的高炉信息系统界面上看到,各座高炉的指标报表、工艺参数报表、原料消耗、铁水信息、炉渣成分、铁水测温、炉型温度等各类数据报表一应俱全,在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和完整性方面均达到100%,为员工优化操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以此为依托,炼铁厂的高炉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得到加强,铁水质量稳中有升。
信息化道路越走越宽
“只有不断攀登,才能持续超越。”虽然高炉信息系统让炼铁厂收获颇丰,但柳钢人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2013年初,柳钢炼铁厂在信息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开始着手自主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建立了“备件模块”,实现了对备件的入库到报废全程跟踪,给设备管理人员查阅备件型号、规格、库存、寿命等参数提供了数据管理平台。
针对物资管理相对粗放的不足,该厂开发了“物资模块”,通过与柳钢物资部信息系统数据库对接,使各类物资的日耗量和月耗量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报表。
为规范厂内的图纸管理,方便技术人员快捷地查阅设备、备件图纸信息,该厂又开发了“图纸管理”模块,通过网络即可查到需要的电子版的图纸信息,确保设备检修、维护效率有效提高。
……
如今,柳钢炼铁厂在供料系统、喷煤系统、物资管理、高炉生产等方面相继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也正悄然改变着炼铁员工的工作。
“以前在岗位工作强度大,去洗手间都得来回跑着。”该厂供料车间集控室操作员余文萍说,“如今供料系统实现了皮带自动控制、精确控料、料仓料位自动检测等,不仅工作强度大幅下降,而且工作效率和供料系统安全性都大幅提升”。
河南亿利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舞钢三金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兄弟公司,代理宝钢、武钢、鞍钢、济钢、首钢、邯钢、秦钢等各大钢厂板材。
主要经营:压力容器及锅炉用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钢板、造船及采油平台用钢板、耐磨钢板、建筑结构用钢板、桥梁用钢板、高强度高韧性钢板、油气输送管线用钢板、专用条件钢、碳素结构钢板、合金结构钢板、模具用钢板、等12大系列,390多个品种。可做切割、加工、法兰、异形件及各种钢材的深加工业务。